项目动态
项目动态 > 《绿色施工验收难?智慧工地 “三监测”,达标 so easy!》
2025.09.12


在建筑行业绿色转型中,环保验收是施工项目的 “必答题”。传统施工模式下,扬尘、噪声、能耗问题频发,2024 年全国建筑施工项目环保验收不合格率达 18.7%,其中三类问题占比超 70%。智慧工地凭借 “扬尘 + 噪声 + 能耗” 三位一体实时监测体系,为绿色施工达标提供高效方案,让环保验收化 “难” 为 “易”。


一、传统施工环保管理的三大 “拦路虎”


传统施工依赖人工巡检、定时采样,存在响应滞后、数据不准等问题,具体痛点如下:


• 扬尘管控 “看不见、管不住”:人工巡检难捕捉瞬时超标,某省会地铁项目因 PM2.5 瞬时达 150μg/m³(国标 75μg/m³),被责令停工 3 天,损失超 20 万元。


• 噪声扰民 “难预警、易投诉”:噪声随设备波动大,施工噪声投诉占城市环保投诉 35%,部分项目因投诉被限夜间施工,影响工期。


• 能耗管控 “无数据、难优化”:缺乏实时监测,某住宅项目因设备空转、渗漏,能耗超预算 18%,压缩利润。


二、智慧工地:“监测 + 预警 + 管控” 一站式破局


智慧工地依托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构建实时监测系统,实现从 “被动应对” 到 “主动防控” 转变。


56fb3f0809a197284a369be5233411b6.png


(一)核心监测功能:数据可视化


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,上传至云端,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,关键数据现场公示。具体如下:


 

监测类别

监测设备

核心指标

预警阈值

管控措施

扬尘监测

激光粉尘传感器

PM2.5、PM10

PM2.5≥75μg/m³;PM10≥150μg/m³

自动启动雾炮、喷淋,暂停土方作业

噪声监测

噪声传感器

等效声级(Leq)

昼间≥70dB;夜间≥55dB

推送预警,调整设备或施工时间

能耗监测

智能电表、能耗传感器

水电、机械能耗

超当日预算 10%

关闭闲置设备,排查问题


(二)实战案例:智慧工地建设方案显成效


2024 年某地级市安置房项目采用智慧工地建设方案,3 个月实现环保管理提升,“零投诉” 通过验收,工期提前 15 天。关键举措:


1. 全场景覆盖:6 个点位部署扬尘噪声一体机,设备旁装能耗传感器,实现 “无死角” 监测。


2. 智能联动:PM10 近阈值时,5 分钟内雾炮降尘至安全值;夜间噪声近阈值,即时预警关停设备。


3. 成本优化:发现塔吊空转日浪费 200 度电,制定 “按需启停”,月省电费 1.2 万元;排查 3 处渗漏点。


95653ddd803d63ce22cc8194c7e73ec3.png

三、智慧工地落地步骤与验收清单


(一)落地四步走


1. 方案设计:结合项目规模、阶段,确定设备与点位,制定符合智慧工地政策的方案(参考住建部标准)。


2. 设备部署:选防爆、防水设备,用 5G+LoRa 传输,确保数据稳定。


3. 人员培训:培训管理人员掌握系统操作,避免 “设备不会用”。


4. 日常运维:每周校准传感器,每月检查设备,确保数据准确率≥95%。


(二)验收必备清单


1. 连续 30 天监测数据报告(含超标整改记录,可从平台导出)。


2. 设备检测报告、校准证书(符合国标)。


3. 基于智慧工地的环保管理制度(预警流程、能耗方案等)。


4. 验收前 6 个月投诉记录(“零投诉” 需相关证明)。


81bb721bbd1e87517c119dfb9dc6fd0c.png


四、政策红利:智慧工地成 “刚需”


各地密集出台智慧工地政策:江苏要求 2025 年底前省级重点项目装监测系统并接入省平台;广东将智慧工地纳入绿色施工评价,占比 20%。政策下,智慧工地从 “加分项” 变 “必选项”,助力企业降本、提形象。


结语:智慧工地通过实时监测、智能预警,破解绿色施工难题。未来融合 AI 巡检等技术,将更强力支撑行业转型,启动智慧工地建设,让环保验收不再难!